外汇市场新闻News

找个如“世外桃源”的地方去生活

时间:2018-12-19 09:27  来源:证券时报  作者:木木  浏览:833

  原标题:“世外桃源”何处寻?

  “世外桃源”,一直活在中国人的情怀里。

  虽然“日本免费送房”是老早的旧闻,但每次被媒体翻腾出来,都能在网上引出一大波热议。其实,这也没什么可奇怪的,被高房价折磨久了,听到邻居家有这等好事,就难免对自家想入非非。这种推人及己的习惯,也算人之常情。

  感性地“羡慕嫉妒恨”一下,当然无妨,但由此幻想自家也有照猫画虎的可能,就有点儿太不理性了。我们现在就可以断言,在未来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,这样的送房计划肯定不会有中国版本,因为没有一点儿现实可行性,即使是“李白”那种追求浪漫无怨无悔者,也绝不会拖家带口从繁华的大都市搬到冷冷清清的小镇去——要是“陶渊明”,或许还有1%的可能性。

  别的地方姑且不论,就以国际化大都市北京为例。

  北京怀柔区有个叫“喇叭沟门”的地方,几乎在北京界的最北端,距离天安门的直线距离大约是120公里。1993年前后,老徐的一群同事跑去“对口支援”,开车单程走了六七个小时,路实在难走,有的地方还特别险。当然,现在的路况好了很多,沿着G111国道,一个“沟门”、一个“沟门”地一路开上去,两三个小时就能到,跟奥多摩町到东京的时间差不太多。

  如果喇叭沟门也搞一个“免费送房”,会有人去吗?若是“度假屋”性质,估计抢着去的人就要打破头,因为那地方实在绿色,有山有水,负氧离子格外高;但要求拖家带口彻底搬过去做“喇叭沟门人”,再外带一些杂七杂八的条件,估计也会像奥多摩町的房子一样,送不出去。毕竟,房子并非一个现代家庭现代生活的全部,没房子不行,但只有房子,还是不行。附着在“现代”二字上的东西还很多,物质的姑且不啰嗦,单就精神需求而言,要充分满足,就需要巨量的公共投入。喇叭沟门要想提供足够的匹配,不太现实。

  大家——尤其是年轻人——都争着往城里跑的现实,以及“老少边穷”地区移民搬迁、脱贫减困的现实,其实已经做出了很好的回答。有人气,显然是现代城市打败世外桃源的最重要的一个竞争力。当然,或许就真会有一个、半个的“陶渊明”吧,但在大山沟里一蹲就是好几个月,一出家门,满眼都是山,估计很快就有烦的那一天;如果身边再有个现代化的夫人,外加几个渴望现代化课堂的孩子,“陶渊明”心甘情愿“陷”在大山深处的可能性,或许1%都有点高。

  所以,“两亩地,一头牛,老婆、孩子、热炕头”的生活,或者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的生活,身陷在城市中难以自拔的人,“闲来想一想,聊以慰我心”,差不多也就足够了,真要践行,几乎没可能。因为时代注定只能往前走,真要倒退回去,付出的代价肯定会特别大。

  当然,要想拥有“小国寡民”、清净舒服、贴近山野而又一点不孤独、不蛮荒、反而还挺现代的生活,也不是一点儿可能没有。不过,要达到那样的境界,必须仰赖科学技术的极大发展,这是现代版的“世外桃源”生活的必备基础。就当下技术的发展势头看,这还是很值得人们为之憧憬的。如果有极便捷的交通、无迟滞的通讯和网络、极快捷的物资补充系统,加之在人工智能、虚拟现实、云计算、大数据等技术的支持下,医疗、教育、社交、娱乐等实现均等化发展,估计没人愿意在大城市中挤着活。当然,到了那个时候,如果“喇叭沟门”真的搞“免费送房”活动,人们估计就真要打破头抢着去了。

  一个很美好的愿景,不知何时才能真的实现。“世外桃源”,一直活在中国人的情怀里,要理想变现实,肯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,而且要走好。虽然一代人、两代人不见得能亲眼看到,但总归是给了活在当下的人一个未来的希望。

相关阅读

©2005-2017. All rights reserved.    |    SHEN1.COM    |    Copyright © 2012-20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