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停滞不前的B股市场
舜喆B转型乏力,折射出当下纯B股公司的现实困境:缺乏再融资渠道、交投长期清淡。“B股存在有着一定的历史意义,也发挥过相当作用。”宏信证券深圳分公司总经理助理余洋表示:“目前存在的流动性问题等,主要是由于缺乏国内机构投资者,以及受政策限制,个人投资者数量较少、意愿不强烈。”
B股市场起步于1991年,因特定历史原因而创设,初衷是吸引外资,开拓上市公司融资渠道。但伴随H股的发行、海外其他融资渠道拓展等,资本市场开放程度大大提高,B股对外资的吸引力不再。2000年以后,B股不再有新上市公司。目前,B股公司仅有99家,舜喆B于2000年10月27日上市,是这些公司中最迟上市的。
目前B股市场一共有99家公司,其中纯B股公司仅有十多家,其余为“B+A”、“B+H”公司。余洋称:“其实目前真正要解决的问题,也是这些纯B股公司的问题,流动性差、缺乏融资渠道,又欠缺转板实力。”
记者了解,这些纯B股公司处境确实尴尬。近期, 舜喆B、东沣B两家公司就因为股价连续十多个交易日低于1元/股,经历了“面值退市风险”的冲击。而早在2012年,纯B股闽灿坤B在连续18个交易日跌破面值后,最终依靠缩股方式才维持了上市地位。
围绕B股改革的讨论一直存在。实务中,B股改革的途径主要有三种:回购B股,B转A,B转H。目前均有案例。2012年,中集集团首开B股转板先河,成功B转H。此后,纯B股公司转板也出现了一些案例,如东电B、新城B、阳晨B的“B转A”方案先后获通过。
2014年5月,国务院出台的《新国九条》中明确提出,要“稳步探索B股市场改革”,B股改革的身影首次出现在证券业的顶层设计中。
2015年,东沣B、舜喆B和粤华包B等纯B股公司曾尝试股权重构改革。东沣B宣布启动解决公司B股历史遗留问题,于2015年1月23日起停牌;舜喆B因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于2015年4月3日开始停牌;粤华包B因拟筹划重大事项自2015年6月23日起停牌。最终,3家公司在历经两年左右的长时间停牌后,均终止了相关事项。其中,舜喆B最早复牌,理由是相关政策尚未明确。东沣B与粤华包B则于2017年8月21日同日复牌,两家公司终止理由均表述为“市场变化以及相关政策尚不明确,目前推进该重大事项条件尚不成熟。”
长久以来,对市场上的纯B股公司来说,虽然纯B股改革不乏成熟案例,但对相当一部分公司来说。自谋出路并非易事。除了市场变化与政策因素外,影响其改革进程的主要因素还包括:改革意愿与自身实力。
对于B股改革,余洋表示:“主要有两个方向,保留并做活B股市场或者进行转股。”但在他看来两个方向都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