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我国人文旅游具有广阔发展空间
大力发展人文旅游不仅有利于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,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,也有利于改善我国旅游产品的结构。
中国是一个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,然而在快速增长的国人旅游需求面前,现有的产品供应已明显不足。从发展方向来看,人文旅游应是重点。所谓人文旅游是指自然景观之外,有人的因素渗透于其中,如风土人情、历史文化等旅游品种。
自然景观都是天成的,人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发现。一个国家的土地面积是有限的,因此其自然景观总数也会有限。随着飞行、探测技术的发展,以及交通手段的提高,将来肯定还会有一些新的自然景观陆续被人们发现出来,但这一过程会越来越曲折而漫长。
人文景观则不同,它们均由人类自身所创造。不管是风土人情,还是历史文化,都是如此。它们都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过程。
我国地域辽阔、民族众多,各地生活以及民风、民俗千差万别,各有其趣;加上几千年累积下来的各地历史文化,不仅脉络清晰,而且有大量的实物留存与文献纪录,因此,我国人文旅游具有非常丰富的资源。
另一方面,随着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快速推进,我国社会面貌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许多传统的物品、习俗、文化正在迅速消失,一些地区的风土人情也在惊人地整体变异。这种情况如果任其发展下去,那么一些珍贵的历史遗存就将从此消失,这显然是有愧于历史与未来的。
我们不能为了保护传统而拒绝社会推进现代化进程,但我们可以通过留下标本的方式来保留它们。如划定一个区域,让一部分人保持传统的生活方式,同时将该区域作为一个旅游项目来打造。如此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传承与发展之间相互矛盾的问题。
我去年春节到夏威夷旅游时,就看到了这方面一个很好的例子。大家都知道,夏威夷是世界度假圣地。那里除了有大美的自然风光、宜人的天气条件和各种现代化的旅游服务外,还有一个特别吸引游客的项目:在波利尼西亚文化中心了解甚至参与当地土著人的传统生活。如果没有对传统文化的刻意保护,这里的土著人应该早就融入到现代人的生活当中了。那么,这个民族大概率已经消失,我们当然也就不可能在21世纪的夏威夷还能看到他们。
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,经济发展成就可谓举世瞩目,国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。接下来,需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:如何进一步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?人的素质提高离不开潜影默化的宣传、教育与熏陶。这方面欧美的一些做法就很值得我们借鉴。
去过欧美的人都有这样的印象: 教堂真多!博物馆真多!教堂事关信仰,先不说,这里只说博物馆。大家都知道,博物馆是一个非常好的让人学习与放松的地方,特别是对小孩子们来说,很容易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。实际上欧美不少学校的课程就是在博物馆上的。对大人们来说,数量众多、种类各异的博物馆,总有能对上自己胃口的。大家漫步其中,不经意间就有了不少收获。
美国首都华盛顿每年游客众多,吸引他们的除了白宫、林肯纪念堂等标志性建筑外,就是那些数量多得似乎让人永远也看不完的博物馆。我前年送女儿上大学时在那里呆了两周,每天早出晚归就只干了一件事:跑博物馆。尽管是走马观花,到最后也仍然只看了一部分。
我国无论是历史文化资源,还是地质资源、民俗资源乃至科技资源都非常丰富,完全有能力像欧美国家那样,建造出更多、更好的博物馆来。可实际上,我国博物馆数量却非常有限,与人口数量根本不匹配。当然,一个好的博物馆并非一蹴而就,它需要很长时间的用心积累——几十年甚至几百年。不过,这并不妨碍我们从现在开始就此进行战略布局。近年来故宫博物院的走红与各类国宝档案节目的受宠并非偶然。它们都显示出社会民众对于知识性的精神产品有着旺盛的需求。
因此,大力发展人文旅游在我国是一项非常有价值的工作。它不仅有利于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,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,也有利于改善我国旅游产品的结构,使我国旅游业未来发展具有更加广阔的空间。